【隨筆】玩遊戲的偏好(2016年)

2016-04-28

  這篇我想要閒聊一下自己玩遊戲的習慣和偏好,也算是回顧和記錄一下自己對哪類型的遊戲會比較「有感」。

  小時候就一直覺得遊戲是個很棒的東西,豐富的劇情、漂亮的圖像、精緻的聲光效果、驚奇的設計等等,入門款就是小學參考書的教學遊戲光碟,好玩又能幫助學習,有趣的是每一項科目(以一個光碟為單位)都會設計成一個世界觀,再根據主題有其特色遊戲,玩完整片光碟就像是繞完整個世界一樣。

  現在有沒有類似的數位學習遊戲我就不清楚了,但是偶爾去搜尋 Google Play 看裡面的教學型遊戲,發現大多是關卡型的遊戲(所謂關卡型的例子:Candy Crush),而這種「永無止境」的關卡型遊戲,實在是很難讓人產生世界觀代入感。

  我會比較偏好像是瑪利歐系列的闖關型(以前的闖關遊戲大多是這種的),再怎麼玩都至少看得到「終點」,抵達終點的成就感是那些一直新增關卡的遊戲無法提供的。

  當然小學時期不只是玩教學遊戲,同時期也有任天堂紅白機、跟同學借的 Gameboy、以及 PC 遊戲。雖然家裡不太支持小孩買遊戲(這裡指的是金錢上的支持),但慶幸的是就算不小心玩到很誇張也只是狠狠被臭罵一頓,沒有被禁止玩遊戲,所以在玩電子遊戲的「習慣」才能一直持續下去。雖然早期主機遊戲玩過也就那幾款(實際名稱和版本沒去查證):雪人兄弟、松鼠大戰、大眼蛙、GB 的瑪利歐、神奇寶貝、經典瑪利歐、網球、打磚塊、氣球、戰車等等,同一片遊戲可以玩超級多次,每款遊戲都是回憶。

  以前的電腦速度沒那麼快,市售電子遊戲對小朋友來說是奢侈品,但網站「好玩遊戲區」肯定是大家共同的回憶。對我來說,只要有精美的畫面就值得下載來玩了,類型好像不是那麼重要,但我個人是偏好可以用鍵盤玩的遊戲啦。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以前的手把和現在的觸控螢幕給予的回饋感,這兩者完全沒辦法比。舉個例子,就算我已經 N年沒把紅白機拿出來玩了,但像剛才只是把遊戲名稱打出來,我還是能感受到當時玩遊戲的「手感」回饋。我在想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現在只想玩電腦或主機遊戲的原因之一吧!(我甚至覺得滑鼠給予的回饋感還比觸控螢幕高)

  啊、不過我認為有個遊戲在手機平板上是個例外:太鼓達人,用觸控螢幕的效果倒是相當理想呢,也許敲擊類型的都很適合(比如說音樂遊戲)。或是有用到拖曳功能的遊戲(如:Angry Bird),只是這種沒有終點的關卡型遊戲都不太適合我呢(玩不久)。

  與其說是沒有終點,不如說是「沒有讓人持續下去的動力」,我自己是比較偏好由劇情推動的遊戲,無論是什麼類型的遊戲,加些人物對話通常會比什麼都沒有來要得吸引我。

  這點套用在線上遊戲也適用,有些線上型的遊戲只是照著指示點啊點,根本感受不到遊玩探索的樂趣。而且還是要有等級累積型態的遊戲我才會想要玩呢,簡單來說就是電競類的遊戲實在提不起勁啊。

  經營模擬類的遊戲雖然也蠻喜歡的(如牧場物語、模擬城市之類的),不過會覺得頗花時間,有點偏向想玩但是不敢沉迷的感覺XD

  其他若要繼續探討的話,還會牽涉到人物設定、圖像風格等相關內容,這邊我就不細講啦,有時候也覺得自己真是個很挑剔的人,喜好不夠廣泛,所以腦內資料庫也夠不充足,也許讓自己保持好奇心多看一些作品也許是個可行的方法。

  整理一下上面所提到的偏好類型:

  • 精美的畫面和角色設定
  • 劇情推動和故事成分比重高
  • 關卡型的遊戲給予「有終點的世界觀」
  • 有實體回饋感(鍵盤、滑鼠、搖桿、或是具特色的觸控手勢)
  • 能夠累積經營成果的遊戲

  玩不久的類型:

  • 沒有關卡終點的遊戲
  • 純粹照著指示點擊的遊戲
  • 沒有劇情的遊戲
  • 無法累積經驗成果的遊戲

  難以接觸的遊戲:

  • 恐怖驚悚類型的遊戲
  • 畫面太暗的遊戲(喂)

 

共1446字